時間:2023-11-08 14:15 來源:華商網 閱讀量:8088
近日,北京一女子為了減肥,從7月份開始連續三個月每天吃200g到500g胡蘿卜,偶爾還搭配姜黃粉炒著吃。國慶假期結束后,朋友發現她臉色呈現橘色。女子忙去醫院檢查,檢查肝功無問題,醫生告知是胡蘿卜染色,馬上停止食用,多喝水,兩個月左右能轉回正常膚色。這則新聞一出,有網友分享自己也有類似經歷,去年冬季“狂炫”砂糖橘,結果臉色變黃;有人說給孩子輔食天天吃南瓜,吃得“面黃肌瘦”。那么大量吃這類帶色食物真的會被“染色”嗎?記者采訪到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肝膽胰疾病診療中心專家,請他來答疑解惑。
胡蘿卜素攝入過高
皮膚呈黃色俗稱“橘黃癥”
“這叫高胡蘿卜素血癥,主要是胡蘿卜中的胡蘿卜素攝入量過高,沉積在皮膚和黏膜中,皮膚會呈現黃色。這種情況醫學上有個名詞叫‘高胡蘿卜素血癥’,俗稱‘橘黃癥’。最典型的表現就是面部、手掌、足底明顯變黃,嚴重的甚至會全身皮膚變黃。”6日的采訪中,肝膽胰疾病診療中心主任宋波向記者解釋道。宋波表示,如果多吃南瓜、橘子、番茄等其他富含胡蘿卜素的食物,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停止攝入就會慢慢好轉,恢復正常膚色,不用過多擔憂。“但皮膚異常泛黃還是要注意,及時前往醫院,排除病因。”宋波強調說。
今年5月份,72歲的李大爺就因皮膚黃染來西安市人民醫院就診。起初老人就是沒有食欲、腹脹,家人看他臉色黃蠟蠟的,包括眼白部分都泛黃,懷疑是不是肝臟有問題?隨后20多天里李大爺腹脹吃不下飯,體重驟減了5斤,尿液呈茶色,趕緊前往醫院就診。經檢查發現為胰頭腫瘤,在醫院進行了手術。術后病理檢查,確診為胰腺惡性腫瘤。
身體這些地方發“黃”也要注意
除了飲食和腫瘤的因素,宋波表示,日常生活中如果身體這些地方發“黃”,也要小心疾病找上門。如,膽結石、膽囊癌及胰腺疾病,膽結石或腫瘤會導致膽道梗阻,膽汁會逆流入血造成梗阻性黃疸,會伴有尿黃、皮膚黃,大便發白情況。而罹患肝炎、肝硬化、肝癌時,膽紅素會在血液里越積越多,造成皮膚發黃,眼白泛黃、尿黃等,如果還伴有乏力、惡心、嘔吐、腹脹等消化道癥狀,應及時就醫。另外,可以引起溶血的疾病都可能引起黃疸,因此被稱為溶血性黃疸,常見疾病涉及先天性溶血、藥物引起的溶血以及自身免疫性溶血等。
宋波建議市民,平常身體的驟然變化可能暗藏著某些疾病的“信號”,請一定重視,早發現早治療。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