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1-24 02:39 來源:證券之星 閱讀量:13142
廣州白云機場正式迎來四跑時代。
1月23日8時10分,南航CZ6731航班平穩降落在第四跑道上,成為第一個正式使用該跑道的商用航班。白云機場也自此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唯一的四跑道機場。
白云機場第四跑道,長3400米、寬45米,飛行區指標為4E,滿足大型E類飛機起降的要求。第四跑道投運后,白云機場將新增區域面積4平方公里,投運后初步估算飛行區面積將達18.4平方公里,南北跨度最長可達約6公里、東西跨度從3公里變為3.9公里。
第四跑道建設是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西飛行區工程建設的重點內容之一,此外還包括配套滑行道系統及附屬設施、機坪機位等工程。
另外,白云機場的第五跑道也正如火如荼建設中,按照相關規劃,未來白云機場附近區域將引入6條高鐵、3條城際、1條地鐵、2條高速,成為世界一流的航空樞紐。
開啟四跑道時代
從“三跑”邁進“四跑”,白云機場花了10年。2015年2月,白云機場第三跑道正式啟用,當時第三跑道主要用于降落,東跑道主要用于起飛,而西跑道依然獨立運行,既有起飛,也有降落。
本次第四跑道啟用后,白云機場東西兩組近距跑道,可采用雙起雙落的混合運行模式。時代財經了解到,未來東1跑道、西1跑道均主要用于起飛,而東2跑道、西2跑道(第四跑道)則主要用于降落,后兩者經管制員同意也可用于起飛。
白云機場方面稱,四跑道啟用后保障能力和運行效率將進一步釋放,為增加機場的高峰小時容量提供更好的支撐,同時為飛機跑道外等待節約時間,也為春運航班客流高峰時段大幅減小航班起降間隔奠定了基礎,同時也令航司優化航班編排提供了廣闊空間。
2025年春運已經于1月14日開啟,受大中小學寒假放假時間與節前客流高峰期交匯疊加影響,學生流、旅游流、返鄉流相對集中,白云機場今年春運預計會出現高峰持續時間長、單日客流量大等特點。
白云機場預計,2025年春運期間,白云機場航班起降、旅客吞吐量和貨郵吞吐量分別為6.13萬架次、947.02萬人次和23.81萬噸,對比去年春運分別增長0.44%、2.29%和4.46%。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白云機場外,1月23日當天,內地有另外兩座機場開啟了新跑道投運時代,包括武漢天河國際機場第三跑道、哈爾濱國際機場東二跑道。有業內人士就此向時代財經解釋,都趕在今天是為了趕在春節航班量最高峰前,加強機場運行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大灣區不久前也有另一家國際機場的新跑道投入使用。2024年11月28日,香港國際機場三跑系統正式啟用,機場整體運力將增加50%,預計到2035年將實現每年1.2億人次客運量和1000萬噸貨運量的目標。
同時啟用三條跑道后,2024年12月單月,香港機場航班起降、旅客吞吐量和貨運量分別為3.36萬架次、510萬人次和44.60萬公噸,同比增長12.5%、18.3%和6.6%。
于占福認為,兩地增加跑道,能增加區域航空運輸的整體供給能力,提升了航班的密集度和可選擇性,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航司入駐,更好滿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對航空運輸的需求;但同時在客源和貨源有限的情況下,機場之間可能會在航線開辟、航班時刻安排、市場份額等方面展開激烈競爭。
1月23日,民航專家林智杰對時代財經指出,“近年來,大灣區機場改擴建相繼投產,包括白云機場的第四跑道、深圳機場的第三跑道和香港機場的第三跑道,機場的容量瓶頸已經突破,為大灣區民航客貨運市場打開了發展瓶頸,但與此同時廣州、深圳、香港三座機場之間的競爭也將進一步加劇。”
去年凈利預增超88%
隨著航空市場需求恢復,白云機場航空性業務、非航空性業務收入增長,同時成本費用增幅遠低于收入增幅,2024年的白云機場也收獲了不錯的業績。
據業績預報,白云機場預計2024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8.32億元到10.17億元,同比增加88.39%到130.25%;預計扣非凈利潤為8.08億元到9.93億元,同比增加111.19%到159.54%。
從初步統計的機場客流量排名來看,2024年上海浦東機場旅客吞吐量為7678.9萬人,排名全國第一,廣州白云機場則以7636.9萬人緊隨其后,以42萬人次的微弱優勢屈居第二。
2020年~2023年,白云機場均穩坐年旅客吞吐量第一的寶座,這次也是白云機場5年內首次丟失“全國最繁忙機場”之稱。
從月度數據來看,浦東機場與白云機場在旅客吞吐量上每月均互有勝負,但差距量最大的發生在4月份,當月因南方暴雨白云機場取消了大量航班,白云機場當月旅客吞吐量比浦東機場少了79萬人次——這一數字已直接能覆蓋年吞吐量的42萬人次差距。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