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12 19:11 來源:中新網 閱讀量:16175
南京郵電大學科研團隊近日研發出一種DNA納米機器,其具備自動尋找血栓并進行精準遞藥的能力。相關研究已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材料》,有望為治療心梗、腦中風等疾病提供新方案。
南京郵電大學教授汪聯輝介紹,血栓是導致心梗、腦中風等急性疾病的罪魁禍首,臨床上通常采用溶栓藥物來治療。這種藥物會激活人體內的纖溶酶,纖溶酶則可以溶解血栓的主要成分纖維蛋白。然而,溶栓藥物是一把“雙刃劍”,過多的纖溶酶會無差別溶解纖維蛋白,導致機體凝血功能異常。
為解決這一問題,南京郵電大學科研團隊歷時近7年,設計出一種能夠在血管內自動識別血栓的納米遞藥機器。科研人員首先用DNA折紙技術構造了一個長90納米、寬60納米的矩形片,再將溶栓藥物分子放在矩形片上。
隨后,科研人員利用DNA三鏈結構設計了一種門控開關,它將矩形片卷成納米管,把藥物保護起來。門控開關內含凝血酶適配體,能夠自動檢測并跟蹤凝血酶濃度。納米機器可準確區分正常纖維蛋白凝塊及血栓,顯著降低了溶栓藥物造成的凝血異常,實現智能化的精準給藥,并在腦中風、肺栓塞、頸動脈及腿靜脈血栓動物模型中得到驗證。
未來5年,科研團隊計劃利用大型動物模型進一步開展納米機器的效用及安全性評估,摸索規模化生產工藝,積極申報臨床試驗并力爭獲得臨床試驗批件。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