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07 08:44 來源:中新網上海 閱讀量:16979
在全球ESG和可持續發展的新趨勢下,創造社會價值成為企業戰略發展的共同取向。近幾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也加大了對環境、社會因素的關注。為深入探索企業在賦能女性議題上的價值共創實踐,日前“價值共創”專家組成員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尹玨林教授、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金融與財務學系羅妍教授與玫琳凱中國副總裁張晶開展對話,以玫琳凱女性賦能實踐作為案例分析對象,結合首份《玫琳凱賦能女性影響力報告》,從賦能女性推動、ESG價值評估等角度進行深入探討,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與價值創造帶來新的思考與啟發。
以下是對話內容精選:
Q1:請您介紹下玫琳凱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和進展,2023年重點為何會放在女性賦能上?
張晶:玫琳凱一直致力于企業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實踐,圍繞業務卓越、產品責任、負責任生產、女性賦能、社會影響力等領域落實了一系列的積極行動,并取得了進展與成效。
2023年,我們在商業上完成了深入的變革——“木蘭計劃”。我們希望能全面地呈現“木蘭計劃”中我們有過的思索和變革。在“木蘭計劃”的過程中,我們叩問過商業的發心、更新了我們的商業模式使發心與優勢更加與時俱進,開發了數字化工具,落實了“美容顧問 +”的靈活工作模式,在許多商業細節上力求凸顯我們對女性能力的深信不疑和對女性天性的洞察,賦予她們“選擇”的權力,確保她們可以兼顧事業與家庭,獲得屬于她們的幸福。
很多人知道玫琳凱是一家美妝公司,我們更是一家為女性而生的公司,通過賦能女性分享、銷售、創業,讓她擁有屬于自己的事業機會。這使得“女性賦能“,不僅是本次報告的主題,更是玫琳凱存在的恒久的”目的“。
Q2:從價值共創的角度來看,賦能女性對于企業高質量發展有哪些新的價值創造? 玫琳凱如何賦能不同代際的女性?
張晶:無論是在市場還是在職場,我們看到的女性不再是刻板單一的群體,這個群體是由每一個“她”組成的,有多元的人生目標、天賦和需求。玫琳凱要做“她”的伙伴,相信她、賦能她、支持她,通過商業實踐、職場發展和社區延展,去創造自己的價值。
一方面是在銷售隊伍方面的價值創造。我們希望玫琳凱可以成為助力女性朋友實現人生某個階段目標的工具,在她們需要的時候,助力她們。因此,我們也開展了很多創新,比如,幫助美容顧問開設數字化“幸福小店”,實現“零庫存”的銷售,把售后保障從“7天質量滿意保證”變為“30天滿意保證”。這些舉措,都是為了讓她的事業機會更具競爭力。
另一方面就是在公司管理上的創新。
第一,在公司與銷售隊伍的關系上,我們從數字目標導向轉化為發展、賦能的伙伴關系。
第二,在員工需求方面,我們從自下而上傾聽員工的需求,并且形成一系列靈活的政策。
第三,在社區方面,我們立足女性不同人生階段開展了很多新的公益項目。
例如在兒童階段,玫琳凱通過“微笑1000”公益行動用健康賦能的方式幫助唇腭裂女童健康成長;在青少年階段,玫琳凱“撿回珍珠計劃”和“你好,未來!”女大學生職業賦能項目用教育賦能的方式促進青年女性成長發展;在成年女性階段,玫琳凱用經濟賦能的方式,以“授人以漁”的手段幫助女性獲得自力更生的能力,支持女性成功創業就業;為了看見全職媽媽潛力價值,玫琳凱用情感賦能的方式開展“加油!媽媽——全職媽媽支持計劃”提升媽媽們獲得幸福的能力。
Q3: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女性經濟學,其數十年的追蹤研究和玫琳凱的商業模式和企業實踐是否一脈相承?在中國二十多年的實踐過程中有什么中國特色的創新?
張晶:2023年的經濟科學獎獲得者Claudia Goldin首次全面介紹了幾個世紀以來婦女的收入和勞動力市場參與情況。
玫琳凱· 艾施生于1918年,屬于戈爾丁教授研究中的第二代女性,這代女性經歷了經濟大蕭條,外部甚至出現了一系列針對女性就業的限制性政策等。擁有非凡銷售天賦的艾施,盡管在銷售崗位上取得了非凡成績,卻依舊遭遇職場上的性別不公。辭職以后的艾施利用她的女性思維,洞察到女性對于事業的需求:公平、利他、平衡、尊重,并在此基礎上設計可以發揮女性潛能和優勢的玫琳凱事業機會。
“木蘭計劃”是基于1963年艾施創業的初心及當下中國的商業環境而全面開啟的數字化轉型之路,“她”——玫琳凱的美容顧問,是這場數字革命的核心。基于這樣的目標,玫琳凱為美容顧問開通了個人專屬的線上銷售平臺——“幸福小店”,她們只需通過手機即可開張運行自己的網上小店,無需電子商務背景和技術知識。玫琳凱包攬了小店設置、賬務、物流等所有幕后工作,讓美容顧問直接跨過傳統銷售模式中的備貨環節,產品由玫琳凱倉庫直送顧客手中,幫助美容顧問充分掌控自己的工作時間,實現以“0 庫存”、低風險的方式運營美妝生意。2020 年至 2023 年期間,數字賦能美容顧問投入資金累計超過 8,000 萬元。
Q4:兩位專家請點評首份《玫琳凱賦能女性影響力報告》,并結合各自的研究領域談談ESG熱潮下企業應該如何評估其投入與績效?玫琳凱有哪些關鍵管理舉措值得推廣?
羅妍:從《玫琳凱賦能女性影響力報告》可以看出,玫琳凱從社會需求出發來決定企業行動的方向,并融入“價值共創”理念推動社會公平與進步。這對企業ESG管理中的S層面的實踐路徑和提升很有啟發性。
從更高的層面來看,企業價值不僅僅是商業價值,還包括社會價值,如果我們過度關注KPI而忽視了社會價值發展,并不是真正的可持續和長遠發展,玫琳凱是很有代表性的案例,我們期待企業可以更多關注商業價值以外的一些社會價值,來不斷探索可持續的商業增量,如果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視野能夠更多擴展到社會層面的話,我相信整個商業環境會有很大的變化。
從ESG視角來看,實際上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比如像歐洲那邊有很多投資者會更加關注企業的ESG績效,而不僅僅是投資收益做的好不好,我也相信隨著ESG的發展,人們對于社會層面的關注會越來越多,這也有助于真正構建價值共創的良好圈層和生態。
尹玨林:針對《玫琳凱賦能女性影響力報告》,我想從三個方面來談一下,第一是前瞻性。我們會看到其實賦能女性真的是一個老話題,但是我們會看到這越來越多的企業會把它作為戰略核心議題。數據顯示,聯合國賦權予婦女原則中國簽署企業有300多家,而真正進行反饋和報告的數量遠在少數,因此玫琳凱的報告和實踐很具前瞻性。
第二是戰略性,主要體現為戰略意識和數據透明。戰略意識方面,玫琳凱將支持女性發展視為一種投資而非投入。玫琳凱也因此獲得了很多有形和無形的資產,這對于更多企業去科學認識投入和回報,有著更為深刻的啟示。此外,從玫琳凱這份報告里,我們可以感受到玫琳凱是通過切實的數據來回應和證明自身所取得的成績。例如2022 年至 2023 年 3 月,玫琳凱中國銷售隊伍參與培訓達 1,327,082 人次,銷售隊伍培訓總時長達 78,829 小時;截至 2023 年 4 月,總計 257,117 人次的女性通過玫琳凱中國公益項目受益等等,這種數據披露的透明對企業而言很具借鑒和參考價值。
第三是示范性,主要體現為守住底線和設立高線。很多時候我們都在談底線問題,但也有很多做得好的企業,就像玫琳凱一樣,他們更多的是瞄準社會賦能女性的這個高線,并通過實際的行動推動這一目標的實現,這種示范效應是很有價值的。如果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這樣去做,整個社會生態肯定是會得到持續的改善。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