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12-16 11:07 來源:新華網 閱讀量:14360
近年來,武漢市硚口區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圍繞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謀篇布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力爭把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
布局創新鏈 構筑創新“策源地”
今年4月,在2024年世界大健康博覽會同濟健康城展區展出的推想醫療移動AI篩查車上,體驗者拿著登記表不到1分鐘就完成CT檢查,不到5分鐘,即可獲得一張寫明肺部結節數量、密度等信息的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報告。
“基層醫療的醫生只需保證CT掃描的有效性,AI即可根據圖像一鍵輸出結構化報告和膠片?!蓖葡脶t療工作人員介紹。
據悉,推想醫療2021年落戶硚口,多款產品已覆蓋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家醫療機構。
目前,硚口區衛健局正積極探索在1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試點應用推想醫療人工智能影像輔助診療系統。該系統建成后,將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的分級診療新模式,解決基層影像醫生短缺、拍攝質量參差不齊、漏診率偏高等問題。
“衛生健康科技創新是引領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原動力,我們正在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讓更多醫學科技成果真正惠及百姓。”硚口區衛健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硚口,以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賦能產業發展的企業還有不少。遠大醫藥今年上半年有4款全球創新放射性核素偶聯藥物在國內獲批開展臨床研究,其中3款已進入Ⅲ期臨床研究;武漢智瓴醫療自主研發的一次性電動腔鏡用直線型切割吻合器及組件獲批湖北省藥監局二類醫療器械注冊證;美年大健康發布全國第一款聚焦腦卒中與阿爾茨海默癥早篩創新產品“腦睿佳”……一批批醫學科技成果落地開花結果,為硚口構建原始創新策源地筑牢基礎。
部署產業鏈 激活發展“新引擎”
醫學科技成果從“實驗室”到“市場”需要哪些關鍵環節?硚口區錨定創新鏈部署產業鏈,加快建成從創新鏈到產業鏈的“臨床研究+成果轉化+產業化”接力機制。
9月3日,由硚口區人民政府與同濟醫院合作打造的武漢同濟產業科創中心正式啟用,加速了科技成果從“概念”變“產品”的過程。
同濟產業科創中心總面積近2000平方米,分為健康產業成果展示區、項目路演廳、共享辦公區等五大區域,中心圍繞“產創中心+孵化中心+交流中心+招商中心”四大功能定位,開展對外技術服務、醫藥大健康產品孵化、新藥批準文號代持、項目投融資支持等業務。
目前產創中心已入駐湖北醉新空間科技發展合伙企業、武漢紫科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初創企業。
“我們將為醫學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全鏈條服務,并對有孵化潛力的大健康領域初創企業免費提供6-12個月的共享辦公場地?!蓖瑵a業科創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圍繞產業鏈、創新鏈配置資金鏈、人才鏈
10月22日,硚口區舉辦“同濟健康城科創基金”揭牌儀式,成立了總規模10億元的科創基金,現場簽約凱德維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零假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五個投資項目。
同時,聚焦科技成果轉化難、創新產品落地難、市場規模做大難的三大難題發布了《健康產業“十個一”生態舉措》,包含1支30億元健康產業發展基金、1個創新醫藥和醫療器械申報平臺、1套“新優藥械”醫保優先目錄庫、1個產業發展投資平臺、1個GSP醫貿流通園區、1個產業科創交互平臺、1個醫藥供應鏈銷售采購平臺、1個區域型醫學檢測中心、1套區級數智醫療資源開發體系和1套企業發展問題協調解決機制,助力醫學科研成果從實驗室到產業化、商業化。
今年,硚口引進健康領域海外人才21人,舉薦48人申報武漢英才計劃產業領軍人才和優秀青年人才、36人申報武漢英才培育支持專項,逐漸形成了以產聚才、以才興產、產才融合的良好局面。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