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4-11 09:17 來源:中國廣告網 閱讀量:9900 會員投稿
高薪吸引力凸顯!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缺口現狀引發高度關注
在汽修行業深耕 22 年的 40 歲技術主管孔弟良,來自廣州精匠汽車服務有限公司。6 年前,他毅然辭去廣州一家大型維修連鎖公司的維修主管職位,自費考取電工證,并于 2019 年入職小鵬汽車直營店,成為較早投身新能源汽車維修浪潮的技師。這一轉型讓他的薪資從月薪 6000 元躍升至 1.2 萬元起,福利待遇也顯著提升。
人才缺口巨大,轉型經驗可鑒
當下,新能源汽車維修行業人才缺口驚人。據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統計,新能源汽車售后服務人才缺口超 80 萬人。孔弟良的轉型經歷,為有志于投身該行業的年輕人和傳統汽修從業者提供了寶貴參考。
孔弟良向記者展示了他的電工證,這是新能源汽車維修工上崗的必備資格證。他回憶,轉型時最擔憂的就是高壓電,新能源汽車一般采用 600V 高壓系統,是傳統汽車電壓的 20 倍。“沒有電工證根本不敢觸碰,其高危險性讓很多人望而卻步。現在新能源汽車維修車間都設有安全員,防止送修車輛在隔離區發生熱失控。” 他表示,熟練掌握電路知識是邁入該行業的關鍵,而自身豐富的傳統維修經驗則是優勢。當時人才缺口極大,像小鵬汽車等新能源車企對維修師傅求賢若渴。新能源汽車多依靠智能軟件控制車輛,日常維修主要集中在電池、電控系統、空調等方面。憑借多年汽車維修經驗,孔弟良很快上手,并在一年內成為維修團隊的骨干帶隊組長之一。他認為,無論是維修燃油車還是新能源汽車,吃苦、學習、專業與經驗都是共通的要素。相比燃油車,新能源汽車故障處理更簡單,多數故障靠檢測儀就能定位,更換相關模塊即可解決。但經驗依舊重要,疑難雜癥往往需要老師傅憑借直覺判斷。他舉例說,曾遇到一輛混合動力車在行駛中持續虧電,電腦儀器檢測無故障碼且數據流正常,年輕技師束手無策,最后是經驗豐富的老師傅親自駕車測試,判斷是剎車開關損壞,更換后故障得以排除。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