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4-18 09:20 來源:千龍網 閱讀量:18705
奔跑、單腿跳躍、連續后空翻hellip;hellip;最近,在鳥巢、銀河soho等北京網紅地標,一個小個子機器人大秀運動才藝,線下線上吸粉無數。這款首次實現連續后空翻的機器人,來自北京未來科學城一家年輕的具身智能科技公司mdash;mdash;松延動力。
銀河soho的廣場上,身高僅1.2米的小個子機器人N2迸發出大能量,只見它微微曲膝,靈巧地縱身一躍,眨眼間便完成一個后空翻,雙足穩穩落地。落地后,機器人邁著小碎步微微調整,緊接著再次上演一個后空翻hellip;hellip;在銀河soho拍攝的當天,我們一個長鏡頭拍到了連續7個后空翻。松延動力創始人、董事長姜哲源自豪地說。
后空翻、單腳跳、舞蹈、格斗hellip;hellip;從闖出名氣的波士頓動力、宇樹科技,到年輕的后浪代表松延動力,國內外人形機器人企業爭相炫技,挑戰各種高難度動作,究竟有何意義?在姜哲源看來,解鎖這些難度動作的背后,是人形機器人的精密控制能力不斷提升。后空翻,對于人類來說也是一個很難的動作,一般人做不了,做不好還容易受傷。要完成這樣的挑戰,對于我們團隊而言,要經歷算法、硬件、結構、電氣等全方位的磨煉。
完成這一高難度挑戰用了多久?答案是僅僅三周。一周仿真訓練,一周真機訓練,最后一周實景拍攝。松延動力算法負責人崔文昊透露。但高效并不意味著過程一帆風順。事實上我們也遇到了不少難點。崔文昊舉例:一開始,我們用人類的動捕數據訓練機器人,發現這種高速、爆發力強的空翻動作用真人的數據效果并不好。于是,團隊用算法重新設計了機器人的空翻數據進行訓練,成功率仍不高。最后,團隊采用了新思路,將空翻動作逐幀分解,細化成100多個具體動作數據教給機器人,這才讓機器人學會了后空翻。
此前,少數人形機器人公司雖然解鎖了空翻技能,但從未實現長鏡頭拍攝的連續空翻。連續空翻,要求機器人在空翻后具有很強的穩定性和調整能力。崔文昊告訴記者,為了實現超絕穩定性,團隊不斷給N2機器人上難度,比如在不平坦的地面訓練,以及在空翻和落地過程中,隨機給予一定的力,測驗機器人的調整能力等等。
三周解鎖高難度連續空翻動作,從一個側面展現出松延動力這家初創公司小步快跑、追求高效的氣質。采訪中,無論是有著清華學術背景、從實驗室走向創業的年輕創始人,還是公司幾乎一水兒95后的技術團隊,都洋溢著擁抱創新的極客精神。在我們這兒,攻克一個項目都是以天、以周計時,很少要用到lsquo;月rsquo;這個單位。最近,公司正備戰即將在亦莊舉行的全球首次人形機器人馬拉松。由于接到邀請較晚,留給我們的調適時間只有兩三周。崔文昊覺得,這個節奏對公司來說剛剛好。
近期,N2機器人正式上市,不僅運動能力突出,售價也比同類產品大幅下探,僅3.99萬元。目前,N2已接到超過600臺的訂單,展現出這一年輕企業的商業化潛力。
售價下探讓人形機器人有機會進入教育、文旅,甚至個人消費品市場。姜哲源表示,公司還在同步開發仿生臉機器人、靈活抓取機械手等產品。我們要做兩三年內可以實現自我造血的公司,而不是靠一輪輪融資過活。展望人形機器人的產業化前景,姜哲源信心滿滿。
行業觀察
穿越周期需鍛造硬實力
DeepSeek的橫空出世,春晚上的機器人熱舞,讓具身智能在今年開年迎來高光時刻,賽道持續升溫。
投中數據顯示,截至3月29日,今年機器人賽道融資事件數已達102起,遠超去年同期的75起。像松延動力這樣的行業后起之秀,不久前也宣布完成連續兩輪過億元A輪及A+輪融資。
不過,近期有知名投資人宣布批量退出具身智能行業,曾經估值達200億元的機器人明星公司達闥傳出面臨生存困境的消息。具身智能產業是否存在泡沫化風險?部分業內人士擔心,當前人形機器人實際落地場景有限,難以撐起良性商業化路徑。
作為局中人,姜哲源認為,大多新興行業都曾經歷發展的S曲線,會經歷資本追逐、泡沫化、大浪淘沙等過程。泡沫化之后,行業商業化路徑日漸清晰,沉淀下的企業會再迎來高峰。在他看來,企業要穿越周期留存下來,需要鍛造硬實力,精準定位產品的實際落地需求和場景。
奔跑、單腿跳躍、連續后空翻hellip;hellip;最近,在鳥巢、銀河soho等北京網紅地標,一個小個子機器人大秀運動才藝,線下線上吸粉無數。這款首次實現連續后空翻的機器人,來自北京未來科學城一家年輕的具身智能科技公司mdash;mdash;松延動力。
銀河soho的廣場上,身高僅1.2米的小個子機器人N2迸發出大能量,只見它微微曲膝,靈巧地縱身一躍,眨眼間便完成一個后空翻,雙足穩穩落地。落地后,機器人邁著小碎步微微調整,緊接著再次上演一個后空翻hellip;hellip;在銀河soho拍攝的當天,我們一個長鏡頭拍到了連續7個后空翻。松延動力創始人、董事長姜哲源自豪地說。
后空翻、單腳跳、舞蹈、格斗hellip;hellip;從闖出名氣的波士頓動力、宇樹科技,到年輕的后浪代表松延動力,國內外人形機器人企業爭相炫技,挑戰各種高難度動作,究竟有何意義?在姜哲源看來,解鎖這些難度動作的背后,是人形機器人的精密控制能力不斷提升。后空翻,對于人類來說也是一個很難的動作,一般人做不了,做不好還容易受傷。要完成這樣的挑戰,對于我們團隊而言,要經歷算法、硬件、結構、電氣等全方位的磨煉。
完成這一高難度挑戰用了多久?答案是僅僅三周。一周仿真訓練,一周真機訓練,最后一周實景拍攝。松延動力算法負責人崔文昊透露。但高效并不意味著過程一帆風順。事實上我們也遇到了不少難點。崔文昊舉例:一開始,我們用人類的動捕數據訓練機器人,發現這種高速、爆發力強的空翻動作用真人的數據效果并不好。于是,團隊用算法重新設計了機器人的空翻數據進行訓練,成功率仍不高。最后,團隊采用了新思路,將空翻動作逐幀分解,細化成100多個具體動作數據教給機器人,這才讓機器人學會了后空翻。
此前,少數人形機器人公司雖然解鎖了空翻技能,但從未實現長鏡頭拍攝的連續空翻。連續空翻,要求機器人在空翻后具有很強的穩定性和調整能力。崔文昊告訴記者,為了實現超絕穩定性,團隊不斷給N2機器人上難度,比如在不平坦的地面訓練,以及在空翻和落地過程中,隨機給予一定的力,測驗機器人的調整能力等等。
三周解鎖高難度連續空翻動作,從一個側面展現出松延動力這家初創公司小步快跑、追求高效的氣質。采訪中,無論是有著清華學術背景、從實驗室走向創業的年輕創始人,還是公司幾乎一水兒95后的技術團隊,都洋溢著擁抱創新的極客精神。在我們這兒,攻克一個項目都是以天、以周計時,很少要用到lsquo;月rsquo;這個單位。最近,公司正備戰即將在亦莊舉行的全球首次人形機器人馬拉松。由于接到邀請較晚,留給我們的調適時間只有兩三周。崔文昊覺得,這個節奏對公司來說剛剛好。
近期,N2機器人正式上市,不僅運動能力突出,售價也比同類產品大幅下探,僅3.99萬元。目前,N2已接到超過600臺的訂單,展現出這一年輕企業的商業化潛力。
售價下探讓人形機器人有機會進入教育、文旅,甚至個人消費品市場。姜哲源表示,公司還在同步開發仿生臉機器人、靈活抓取機械手等產品。我們要做兩三年內可以實現自我造血的公司,而不是靠一輪輪融資過活。展望人形機器人的產業化前景,姜哲源信心滿滿。
行業觀察
穿越周期需鍛造硬實力
DeepSeek的橫空出世,春晚上的機器人熱舞,讓具身智能在今年開年迎來高光時刻,賽道持續升溫。
投中數據顯示,截至3月29日,今年機器人賽道融資事件數已達102起,遠超去年同期的75起。像松延動力這樣的行業后起之秀,不久前也宣布完成連續兩輪過億元A輪及A+輪融資。
不過,近期有知名投資人宣布批量退出具身智能行業,曾經估值達200億元的機器人明星公司達闥傳出面臨生存困境的消息。具身智能產業是否存在泡沫化風險?部分業內人士擔心,當前人形機器人實際落地場景有限,難以撐起良性商業化路徑。
作為局中人,姜哲源認為,大多新興行業都曾經歷發展的S曲線,會經歷資本追逐、泡沫化、大浪淘沙等過程。泡沫化之后,行業商業化路徑日漸清晰,沉淀下的企業會再迎來高峰。在他看來,企業要穿越周期留存下來,需要鍛造硬實力,精準定位產品的實際落地需求和場景。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