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4-24 12:19 來源:中國廣告網 閱讀量:14391 會員投稿
傅利葉N1開源人形機器人降臨,攜手開啟技術共享與創新蓬勃時代
近日,上海通用機器人公司傅利葉重磅推出全球首款開源人形機器人 Fourier N1,其代號為 “Nexus - 01”。這款產品意義非凡,它重新定義了機器人開發模式,借助完整的開源生態體系,為全球開發者搭建起通往未來具身智能的技術通道。
技術突破,樹立人形機器人硬件新標桿
在浦東研發中心亮相的 Fourier N1,堪稱 “小而強大” 的典范。它身高僅 1.3 米,體重 38 公斤,采用創新的鋁合金與工程塑料復合架構,巧妙地在結構強度與運動靈活性之間達成完美平衡。全身配備 23 個自由度的關節,背部采用插拔式電池設計,不僅能持續運動 2 小時,還展現出驚人的環境適應能力。其核心動力系統采用傅利葉自主研發的 FSA 2.0 一體化執行器,這一技術突破讓 N1 在以 3.5 米 / 秒的速度穩定奔跑時,仍能保持毫米級運動精度。實測數據顯示,它的動態響應能力比前代產品提升了 40%,抗沖擊性能達到工業級標準,為在復雜場景中的應用筑牢了硬件根基。
開源革新,打造機器人開發 “樂高式” 生態
傅利葉此次開源的,不只是產品,更是一整套機器人開發體系。開發者通過 GitHub,能夠獲取構建 N1 所需的全部核心要素,包括可直接加工的 3D 結構圖紙、詳細裝配指南、完整物料清單以及基礎控制代碼。這種 “即拆即用” 的開源模式,將傳統機器人開發周期大幅縮短 70% 以上。據技術負責人介紹,首批開放的硬件制造體系涵蓋:精密至 0.01mm 誤差的機械設計圖紙;包含 5000 + 零部件的完整 BOM 清單;分步式裝配指導視頻庫;模塊化通訊接口封裝方案。更令人期待的是,傅利葉承諾將逐步開放推理代碼與訓練框架,這意味著開發者不僅能復刻硬件,還能在統一平臺上進行算法創新。這種 “硬件開源 + 算法迭代” 的雙輪驅動模式,正在重塑機器人技術研發范式。
性能驗證,創造令人矚目的工程測試數據
在長達 18 個月的研發過程中,N1 經受了嚴苛的工程驗證。超 1000 小時的戶外測試涵蓋了碎石地、泥濘路面等 20 余種復雜地形,還創下單次 72 小時不間斷運行的耐久記錄,充分證明了其結構設計的可靠性。測試數據顯示:15° - 20° 斜坡通行成功率達 98.7%;攀爬 20cm 階梯耗時僅 3.2 秒;單足站立穩定性能持續 15 分鐘;跌倒自主恢復成功率為 100% 。這些數據不僅刷新了同體型人形機器人的性能記錄,也驗證了開源平臺的技術可行性。研發團隊特別指出,N1 的液壓緩沖系統能有效吸收 80% 的沖擊能量,這是它保持高穩定性的關鍵。
生態藍圖,構建三位一體技術共享體系
Fourier Nexus 生態網絡的構建,標志著機器人開發邁入協同創新時代。這個立體平臺涵蓋硬件開發、算法開源、數據共享三個方面,正在打破行業技術壁壘。在硬件層面,提供標準化接口和模塊化設計;算法層面,開放核心控制代碼和訓練框架;數據層面,共享 Fourier ActionNet 百萬級動作數據集。這種生態化發展模式已初顯成效。自 3 月發布全球首個全流程工具鏈以來,已有來自 15 個國家的 300 多個研發團隊接入平臺。預計到 2025 年底,開源社區將貢獻超 200 項技術改進方案。
未來展望,推動機器人技術民主化進程
傅利葉的開源戰略正引發鏈式反應。學術界可基于統一平臺開展對比研究,初創企業能快速驗證創新構想,產業界則能專注于應用場景開發。這種去中心化的創新模式,能讓單個團隊的技術突破迅速轉化為整個生態的進步。公司 CTO 在發布會上強調:“N1 不是終點,而是生態建設的起點。我們計劃每季度開放新的功能模塊,包括多機協作系統、動態平衡算法等核心組件。” 隨著更多開發者的加入,人形機器人的應用領域將不斷拓展,從工業運維到應急救援,從家庭服務到太空探索,開源生態正孕育著無限可能。這場由傅利葉引領的開源革命,不僅降低了機器人研發的技術門檻,更重要的是構建了可持續進化的創新生態 。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