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13 13:32 來源:中新網 閱讀量:12939
科技日報訊 3月11日,記者從陸軍軍醫(yī)大學西南醫(yī)院獲悉,該院神經外科主任胡榮團隊首次指出,患者罹患腦出血后如不及時處理,會導致海馬神經干細胞過度激活,進而使體內神經干細胞池耗竭,導致認知功能障礙。相關成果近日在國際醫(yī)學雜志《氧化還原生物學》發(fā)表。
腦出血是一種致命的中風類型疾病,在亞洲的發(fā)病率為30%—40%。胡榮介紹,與對腦出血后運動功能障礙的關注相比,國際上對患者腦出血后認知功能障礙的關注明顯不足。為了更好明晰腦出血與認知功能障礙的關系,胡榮團隊決定以自體腦出血小鼠為模型,結合臨床研究,探討腦出血合并認知功能障礙的機制。
神經干細胞是神經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它們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神經干細胞池。團隊發(fā)現,當小鼠罹患腦出血后,如不及時處理,其自身的神經干細胞會出現過度激活的現象,進而破壞神經干細胞池的穩(wěn)定狀態(tài),導致晚期神經干細胞池出現耗竭,最終導致認知功能障礙。在這一結論的基礎上,團隊又進行了多次實驗,發(fā)現如果在腦出血早期及時給小鼠使用鐵螯合劑,或讓小鼠口服維生素C、食用西藍花等清除活性氧,維持神經干細胞庫的穩(wěn)定,就能明顯改善腦出血導致的認知功能障礙。
胡榮介紹,這一系列研究從臨床—基礎交互關系的角度,揭示了腦出血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發(fā)展機制,為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的治療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向。
“我們希望通過這項研究提醒廣大醫(yī)生和患者,關注腦出血患者的認知狀態(tài)。一定要早發(fā)現、早就診,及時清除血腫帶來的繼發(fā)性腦損傷,提高治療效果,獲得更好的預后。”胡榮說,未來,團隊將繼續(xù)深入研究神經干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損傷中的作用和機制,探討神經干細胞與現有疾病修復的相互關系。團隊還將進一步在臨床上開展相關細胞治療試驗,并探索可能的聯合治療方案。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