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4-15 13:41 來源:金羊網 閱讀量:19967
“百萬英才匯南粵”2025年N城聯動春季招聘活動啟動,廣東開啟八城招聘接力賽
4月13日,“百萬英才匯南粵”2025年N城聯動春季招聘活動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拉開了廣東“跨省送崗”的序幕。
在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命題下,人才已成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核心支撐。今年是實施“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的開局之年。廣東正以開放包容的胸懷、極具競爭力的政策、蓬勃發展的產業,向英才發出誠摯邀約。
廣東通過“百萬英才匯南粵”2025年N城聯動春季招聘活動與多層次人才政策包,構建起“政策引才、產業聚才、生態留才”的全鏈條人才服務體系,不僅為粵港澳大灣區注入強勁動能,更在全國范圍內樹立了人才戰略的標桿。這一實踐背后,既是廣東對“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的深刻踐行,也是其以政策重塑人才生態的生動寫照。
人才政策立體覆蓋為人才發展保駕護航
廣東的人才政策體系以精準性和系統性著稱,其核心在于覆蓋人才全生命周期的需求。今年3月,廣東推出的“五有”“三好”政策禮包,分別聚焦高校畢業生和高層次人才兩大群體,構建起差異化的支持網絡。
“五有”政策直擊青年人才的痛點。從“求職有住所”的免費過渡性住房,到“創業有扶持”的最高50萬元貸款貼息,再到“落戶有補助”的博士10萬元補貼,政策鏈條貫穿就業、安居、創業全環節。
今年3月,揚州大學碩士畢業生張貴臻坐了近24小時火車抵達深圳,經申請后,他成功入住深圳15天免費住宿。“如果沒有這個政策,我可能不會這么快決定來深圳,15天的住宿時間相對比較充裕?!?/p>
在東莞,本科生小偉在15天免費住宿期內,順利找到了心儀的工作。小偉興奮地說:“就業后還可申請每月500元租房補貼,這種‘扶上馬再送一程’的設計,顯著降低了人才流動的成本?!?/p>
“三好”政策則瞄準高層次人才。博士后兩年30萬元生活補貼、急需緊缺人才百萬級崗位資助,疊加人才優粵卡的17項便利服務,形成“待遇+服務”的雙重吸引力。如,廣州對博士后出站留穗工作的安家費高達195萬元,深圳為出站博士后提供36萬元補助,這類政策直接回應了科研人才的核心關切。
“東西南北中,發展到廣東”。為招攬人才,廣東各地市圍繞人才服務、人才政策紛紛“加碼”。
如廣州圍繞人才推出“四高四無憂”政策,將人才服務推向更高維度。例如,黃埔區對博士落戶獎勵5萬元,南沙區為碩士提供6萬元補貼,同時通過保障性住房、子女教育同權、車牌補貼等配套措施,構建起“引才—留才—育才”的閉環生態。這種政策創新不僅體現在資金投入上,更在于通過制度設計將人才需求轉化為可落地的權益保障。
跨區域協同實現人才產業精準匹配
如果說政策包是人才戰略的“軟環境”,那么“百萬英才匯南粵”2025年N城聯動春季招聘活動則是廣東“主動出擊”的硬舉措。
這場覆蓋北京、上海等8個高校聚集地的春招活動由廣東省領導帶隊,組織廣東省市的企業、學校、醫院、科研院所等用人單位參加,拿出有競爭力的薪酬崗位,主動上門邀約優秀高校畢業生。
在廣東“主動出擊”的背后,呈現出跨區域資源整合、場景化招聘體驗、數字化賦能效率三大創新特征:
通過“線下+線上”雙軌并進,廣東將招聘半徑從省內拓展至全國。線下每站超1萬個崗位、線上30萬個崗位的規模,打破了傳統招聘的地域限制。華為、騰訊等1萬家企業聯動,形成“鏈主企業+專精特新+科研院所”的多元矩陣,精準對接各地高校優勢學科。
各城市站點結合地方特色打造沉浸式場景。北京站的“廣州大道”以非遺表演與科技展陳展現城市魅力,上海站的“直達灣區”通道通過政策路演和產品體驗強化人才認同,西安站的潮汕文化體驗區則以非遺展示拉近心理距離。這種將城市品牌植入招聘場景的策略,超越了簡單的崗位對接,升級為文化認同與價值共鳴的傳遞。
“粵就業”小程序和廣東公共求職招聘服務平臺構建起“智能匹配+精準推送”的線上生態。求職者可通過智能篩選快速定位年薪10萬至100萬+的崗位,企業則依托人才數據庫實現定向邀約。抖音直播帶崗、AI面試洽談等新形式,更將招聘效率提升至“指尖時代”。
從人才集聚到產業升級的良性循環
以人才服務推動人才有為,以靶向引才助力產業發展。廣東的人才戰略絕非孤立之舉,而是與其“制造業當家”和“創新驅動發展”的產業邏輯深度咬合。
廣東,我國經濟第一大省,以不到全國2%的國土面積、9%的人口,創造出全國超十分之一的經濟總量,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4萬億元,連續36年居全國首位,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
廣東正堅決扛起經濟大省挑大梁的責任擔當,推動“世界工廠”攀“高”向“新”、粵港澳大灣區拔節生長、各路英才大顯身手、經營主體百花齊放……廣東正為全國推動高質量發展積極探索、示范先行,不斷續寫“春天的故事”新篇章。
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實施“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是廣東面向未來、面向全球發出的“招賢令”,彰顯了廣東對人才的敬重和渴望,標志著廣東對人才的重視程度又達到一個新高度。
“以產聚才、以才興產”的互動模式,正在重塑廣東的產業競爭力。這場跨省引才的背后,實則是廣東產業轉型升級在就業市場的投影,是廣東加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人才高地的縮影,拉開了“人才灣區”新敘事。
從電子信息到家電制造,從汽車生產到裝備制造……在“百萬英才匯南粵”2025N城聯動春季招聘活動中,半導體、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崗位占比超70%,反映出政策與產業的精準協同。
完備的制造業體系,為人工智能、機器人等領域的科研創新成果在廣東落地生根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場景,也為各類人才在此大展宏圖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當“東西南北中,發展到廣東”的口號通過“百萬英才匯南粵”2025N城聯動春季招聘活動化為現實,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省份的人才雄心,更是“以人為本”的生動演繹。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