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4-12 12:58 來源:新華網 閱讀量:9886
在江蘇省淮安淮陰區古清口街道,一場以科技創新引領鄉村振興的探索正穩步推進。嘉帥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自2024年5月落戶古清口街道農科村以來,通過“企業+村集體”聯營模式,與當地村集體攜手整合20畝土地和勞動力,共同打造了占地2萬平方米的智能生產基地,為鄉村振興注入全新動能。
古清口街道嘉帥重工廠房
古清口街道農科村黨總支書記王行秦介紹道:“過去村里守著土地,人力卻找不到出路,現在廠房建在‘家門口’,村民變技工,集體有分紅,這就是共贏!”據悉,該模式不僅為村集體每年增收超過20萬元,更使60多名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人均月收入實現40%的顯著提升,切實推動了鄉村產業升級和勞動力轉型。
嘉帥重工總經理干夢竹表示,此次合作不僅為企業提供了穩定的生產空間和政策支持,更激活了村集體的“沉睡資產”。干夢竹詳細說明了企業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努力:“這條產線實現了‘鋼構件’的一站式智造。借助 5G 物聯網系統,每塊鋼板從切割到焊接的15道工序數據實時上傳云端,精度誤差小于0.5毫米,達到航天級標準。”干夢竹還透露,依托先進的激光數控切割和自動焊接技術,以及自主研發的防腐工藝,產品的使用壽命提升了30%,年產能穩步達到2萬噸,產品廣泛應用于高層建筑、橋梁工程和裝配式新農村住宅等多個領域,并計劃到明年年底新增4條一站式智能生產線。
電焊機器人正在工作
在嘉帥重工的生產車間,技術與智能化設備不斷刷新傳統工業的作業模式。智能機器人操作系統已在焊接等關鍵工序中得到應用,身著工作服的工人喬杰表示:“以前種地一年收入只有3萬元,扛鋼筋每天就掙100元,現在通過廠里的培訓,持證焊特種鋼構件,月薪大概12000元,我們組剛交付的重型工業鋼構件,聽說要運到上海呢。”這番話真實反映了新型生產模式對提升農民收入和轉型升級的積極作用。
從工業廠房到新農村建設,嘉帥重工的鋼構版圖持續擴展。企業以裝配式鋼結構為切入點,參與鄉村文體場館、倉儲物流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以工補農”走向縱深。2024年,企業承接的省內首個“零碳鋼結構農貿綜合體”項目,更將光伏屋頂與鋼構主體融合,探索綠色建筑與鄉村振興的結合點。干夢竹說:“新質生產力不是城市的專屬品,未來我們將進一步深化村企聯營機制,建設鄉村鋼構技術培訓中心,并拓展‘一帶一路’項目。”據介紹,隨著訂單持續增加,二期廠房計劃于2026年投產,新增100多個技術崗位,將為更多鄉村居民提供在家門口工作的機會,共享鄉村振興帶來的發展紅利。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